忻州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吕晓刚
1月14日,忻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这是忻州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忻州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能源发展领域更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举措,为忻州市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能源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禀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2024年原煤产量达1.05亿吨,连续4年稳定维持在亿吨以上;累计建成智能化矿井18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90处,先进产能占比高达96.43%,位居全省前列;绿色能源装机再创新高,达到1265.69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量的61.57%,装机总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之首,是全省唯一装机规模超千万千瓦的地级市。全市风光水火以及生物质发电、新型储能等协同发展,新能源全链条产业集群加速构建,能源高质量发展动力充沛、态势强劲。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键时期。全市能源系统务必树牢“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的工作理念,秉持“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的工作要求,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扛起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稳住能源供应基本盘,持续提升供应保障能力,扎实推进煤矿“四个一批”,加速推动智慧绿色矿井建设,强力推动煤炭洗选企业达标升级,全方位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和稳产稳供能力;全面提高煤电机组清洁高效水平和兜底保障能力,为全市能源供应安全及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统筹规划风光项目开发布局,储备一批新能源“标准地”,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协同共进;开展多种技术路线的新型储能项目试点,推进绿电产业园区示范引领,谋深做实绿色能源开发、绿色产业共建、绿色电力就地转化“三篇文章”,打造千万千瓦级高效综合能源供应基地。践行节能降耗理念,推动能源集约高效利用,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实施用能预算化管理,推动能耗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流动汇聚;持续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以整县为试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稷山模式,提高县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合理管控煤炭消费总量,支持煤电企业开展碳捕集、碳封存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培育重点行业能效“排头兵”。拓展能源合作维度,打造能源经济廊道样板,紧抓全省“十五五”电力外送通道规划机遇,加快推动忻保雄绿色能源廊道规划落地,依照“煤电+新能源+储能”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积极争取以忻州为起点的晋电外送通道纳入国家规划;大力培育风电光伏产业链,开展绿电招商,引入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蓬勃发展态势,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强化安全监管能力,守牢能源安全底线,扛牢行业安全管理责任,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坚决杜绝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加强电力安全风险管控以及重要输电、输气通道风险防控,以能源本质安全为全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夯实能源基础设施,增进能源领域民生福祉,不断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最大限度便企惠民,营造一流能源营商环境;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加快推动风电下乡入景、乡镇能源服务、驭风行动等项目建设,以能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构建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高桩车比例,让能源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全市能源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全年能源发展目标任务,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抓好落实,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以全新气象、全新作为书写忻州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华彩篇章。